跳脫框架活出自我的3個關鍵故事
拒絕高薪高福利誘惑,看清自己想要的生活模式本質
從大學當業務到出社會第一份工作,因爲工作都做得不錯,所以幾個老闆都有提出未來要把公司交給我主導的規劃。
更甚至人生第一份創業失敗時,也有新創公司來找我,說可以成為合夥人一起打江山,即使收入潛力跟福利都很好,但當年23歲的我都果斷的拒絕了。
雖然很感謝能力被看重,但當年其實透過他們的表述,我就知道老闆的思考點,是當有可信任的人能接管公司的時候,他們就可以更自由富裕地去過生活,但我想要的並不是名利,而是他們眼裡也想要的「自由」,所以當年我就知道自己必須擁有自己的事業,而不是高薪,後來也才走上創業的旅程。
在非黑即白的是非選擇題中,選擇用「創意」寫出申論題
在第一份創業失敗過後,連續創業的同時,我也選擇回到職場上班一邊斜槓創業,這樣的方式讓生活更有安全感,也讓創業能更按部就班的穩定發展,但身兼兩職不容易,所以我在第二年的時候就發現自己嚴重時間不足,正在思考是不是應該離職,專注在創業上,但對於當時有負債的我,這是一個很不安全的決定。
那時候我就想,或許我可以減少上班的時間,於是我就跟當下的老闆談減少工作天的計畫,最後也成功了,我從一週上班五天到變成一週四天,最後變成一週三天,近期準備離開公司,公司也嘗試想再跟我談更新的合作模式,看是by case去講課還是怎麼調整,所以有時候我們會以為事情已成定局了,但其實有很多空間能去談判,但就看我們自己想不想的到,以及自己有沒有價值去談判。
跟強而有力的資源說NO,因為自己創造的才能真正永續
在創業期時間一直很幸運的點是,我有很願意指導我的前輩不斷地協助我,在決策點上給我不少建議,不過每個人的創業旅程都不同,這可能也是取決於創業者本身的個性和機緣去決定。
我自己遇到的狀況是,雖然強大的資源對我的事業成績上有所幫助,但我常在思考若有一天失去這個資源了,我是否還能如以往的運行下去?
在那個當下我就決定,即使速度慢一點、初期辛苦一點,我都想要用我的方式去打造出自己的事業體,因為這樣對我來說才能真正的永續經營,所以我在初期確實比別人花了多一些時間,但換來的也是後續的穩健與掌握感,以及當我有更多想法想發揮時,更能創造出獨特的火花跟亮眼的成績!


